随着各行各业对IT系统自主可控的需求不断增强,企业对信创中间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。在以往信创试点过程中,中间件是有名录的,而截止目前国测发布的《安全可靠测评结果》也未包含信创中间件,面对种类繁多的信创中间件产品,企业需要从中间件第三方评测、实际测试选型多个维度进行评估,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,为避免品牌倾向,本文不涉及具体品牌讨论,围绕信创中间件的定义、分类以及中间件的选型测试实践经验和注意事项而展开。
定义与分类
为解决异构问题,提出了中间件概念,中间件是位于平台(硬件和操作系统)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,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。
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,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。可以为处于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环境,封装不同应用系统的API接口,为应用提供统一标准接口,使应用的开发、运行与操作系统解耦,屏蔽底层的技术细节差异,确保应用的独立性。
中间件位于操作系统之上,应用软件之下,处于信息系统的中间位置,故而得名。中间件并不是一种软件,而是一类软件统称;中间件不仅仅实现互连,还要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。它犹如一道屏障,有效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所具有的复杂性,从而为上层应用软件在开发、运行以及集成等诸多环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中间件可以分为基础类中间件、数据类中间件和云计算类中间件。
产品选型测试
在信创项目上马之前,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,当前由于面向企业市场的信创中间件品牌众多,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原因,一般都会开展POC(验证性测试),也是业界流行的针对客户具体应用的验证性测试,而在POC阶段应该如何选择哪些品牌,缩小POC范围呢?笔者建议从以下进行考量。
1、市场占有率: 虽然市场占有率高的中间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,但它至少表明了产品经过市场验证并得到了用户广泛认可。这些产品往往问题较多,迭代更新也更为迅速。
2、技术栈兼容性: 市场上的中间件技术栈各异,建议在POC阶段测试涵盖多种技术栈类型的中间件,以确保兼容性和多样性,如消息中间件、Web中间件、分布式中间件、事务性中间件等需要按照不同类型中间件确保兼容性。
3、功能性需求: 鉴于信创中间件功能相对与非信创中间件差异性,如常用的中间件涉及java容器、web负载、缓存、消息队列、数据同步等,建议根据非信创中间件形成功能性需求清单,并在测试阶段对信创中间件进行逐项评估。评估指标包括缓存策略、并发吞吐性能、与开发框架的兼容性、数据同步校验方式以及消息中间件的消息丢失问题等。
4、性能需求: 建议首先确定一个性能基准,即现有中间件的性能数据。然后,使用这些数据作为参考,对不同品牌的信创中间件进行相同的性能测试,以便进行比较分析。例如,可以先测试Redis等现有中间件的缓存读取性能,再对比测试其他信创中间件的相应性能,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,信创中间件在某些性能指标上可能不如现有的中间件,这是正常现象。因此,在性能测试中,应更加关注那些对企业业务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,而不是所有指标。具体来说:
(1)如果企业主要关注缓存中间件的读取性能,并且不涉及持久化操 作,那么在测试中可以不过分关注持久化性能。
(2) 如果企业使用Java容器主要处理短连接场景,那么对于长连接性能 的测试可以不那么重视。
通过这种方式,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信创中间件的性能,确保它们满足业务需求,同时优化资源投入和测试重点。
5、非功能性需求: 信创中间件在满足非功能性需求方面可能存在不足,建议制定非功能性需求清单,包括安全性、自动化安装、日志管理、平台集成能力和监控功能,以及资源占用情况等。
6、稳定性测试需求: 对于信创中间件的稳定性测试,建议实施至少一个月的实践测试周期。在这个月内,应对包括Java容器、负载均衡、缓存和消息队列在内的各类信创中间件进行详细的测试,并记录它们的运行状况。根据经验,以下是在这一测试期间可能遇到的两种主要场景:
(1)内存溢出问题:可能由于应用程序代码编写不当导致的内存溢出,这与信创中间件的性能无关;另一种可能是信创中间件本身存在问题导致的内存溢出。如果厂商未能提供修复版本,那么这类中间件可能不适合使用。
(2)性能随时间下降: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,中间件的响应速度可能会逐渐变慢。这种情况需要在测试中观察并处理,因为它可能影响长期的系统稳定性和性能。通过这样的长期稳定性测试,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信创中间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性能表现,从而为企业选择适合的中间件产品提供重要依据。
7、高可靠需求: 信创中间件的高可靠性测试可分为两大类架构形态:分布式架构和传统双节点架构。以下是对这两类架构的高可用性测试的总结:
- 分布式架构中间件:利用Paxos和Raft等分布式协议实现高可用性,确保系统在故障或网络分区情况下数据一致性。 测试场景包括停止单个服务进程、停止所有进程、重复启动服务进程、停止master节点和停止证书所在节点。特别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场景,如停止所有进程、重复启动服务进程和停止证书所在节点,因为这些场景对于验证分布式中间件的高可用性至关重要。
- 双节点架构中间件:包括主备和双活两种类型,通常基于集群间内存复制实现高可用性。测试时,通过关闭一个节点来验证负载是否能自动切换到另一个节点,以及业务受影响的时间。由于内存复制可能导致性能下降,一般建议在双节点前部署负载均衡器,以实现应用服务的高可用性,而不是依赖于集群间内存复制。
8、厂商响应速度: 在沟通过程中,厂商对问题的响应速度可以反映其对客户的重视程度。一些厂商能够及时反馈,而其他厂商可能响应较慢,这可以作为评估厂商服务水平的一个指标。
结语
由于目前信创中间件的评估,国测并没有发布,市场上信创中间件的评估很多是通过第三方评测单位开展,可选范围较多,笔者建议先少量采购,并且在一些非核心系统上使用,总结各种使用经验,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支持。
以上总结poc测试的8个方面的考量,总体来说,信创中间件相比于非信创中间件虽然存在差异,但是整体在可接受的范围内,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共建良好的信创中间件生态。
本文转自 信创新态势
本文由 小马哥 创作,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,转载前请务必署名
最后编辑时间为:
2024/12/10 05:55